前几天有友说我写的都是情啊爱啊,想想也真是。不过话说回来,如果诗词文章没有注入情感,也就毫无欣赏的可能。没有人喜欢冷冰冰的文字,正因为有情有爱,才有了心灵的共鸣,继而激发出对文字的热爱。
文字是有灵魂的。文字的灵魂应该是引发共鸣,启迪智慧。如果没有感情注入其中,就没有鲜活的文字,那么一个个文字就像一个个冷冰冰的尸体,找不到任何对话的可能。文字的碰撞常常产生思想的火花,而思想的共鸣会拉近彼此的距离。
温良恭俭让,这几天这五个字常出现在脑海。每一个字拆开,都会引发共鸣。如果思想是一潭死水,毫无生机,也就没有生命的意义。所有生活和生存的意义就在于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感知。即使一个久在病床的植物人,也会有被唤醒的可能,如果没有感知,就无从被唤醒。
突然想起来我喜欢的芍药,它还有一个很凄美的名字叫将离,也有叫余容的。芍药花很美,美得惊艳群芳,美得令人心疼。在文人墨客的笔下,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被当做感情的寄托,外物只是一种承托感情的载体,内心才是感情的源泉。无情虽未必真豪杰,却冷冰冰的,拒人于千里之外,但是感情的深浅却决定了彼此距离的远近。
花开无期,花落亦无期。如果摒弃感情,不将其掺杂其中,似乎少了一点灵动,也就没有内心的澎湃。有情调的人,能够在一叶一沙里看到一个世界,能够在石头瓦砾里探究生命。石头就是石头,因为情调而活了起来,而石头的本质没有变,变的是那了漂泊不安却又孤独的在路上行走的心。倘若如此,世上之事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合理。所有的公平合理,都只是相对而言。
一个人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不在于衣着打扮,而在于思想。思想因为情感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的起伏,但在先天本质上,人的思想差不多处在同一水平,所有的变化绝大部分来自后天,先天的影响微乎其微。但是所有的思想都是在实践中得出来的,经受过检验的,才是最正确的。思想无所谓好坏,运用思想产生的结果才会产生好坏。
如果,你喜欢一个人,苦苦追求换来得是两个人的痛苦,那就是彼此伤害。如果你放过他,他依然没有获得真正的幸福,虽与你无直接关系,却也不能说毫无关系。
在自然界中,所有人作为一个个体,却都是彼此相互纠缠,互相影响,就像一张网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有时候,明白一些道理,并不能使我们变更好。但是不明白,痛苦的煎熬就会无休止。做人,既不能太糊涂,也不能太精明,也不能太中庸。所有的选择,都是在最有利于自己的基本前提下进行。
如果喜欢顺从自然,像庄子一样遨游宇宙,那也是一种难得的心性,只不过在现代社会被冠以“另类”。
——2025.2.10


